为加速京津冀产业转型升级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,解决AI时代智算中心建设面临的低部署密度、高能耗、建设周期长、算力调度不及时等挑战,京津冀某智算中心创新采用浪潮脑48kW风冷智算算力仓,以AI算力为核心,兼容国内外主流的CPU和异构加速芯片,集计算/存储/网络于一体,融合机柜、配电、UPS、空调、监控、消防等系统,在元脑42kW风冷智算算力仓的基础上,进一步提升算力部署密度,优化供电和散热设计,具备高密部署、节能降耗、快速交付、灵活调度等核心优势,是突破京津冀地区土地、电力资源限制,打造新一代“高密低耗”风冷智算中心的不错方案。
高密部署,节省65%建设用地:
浪潮元脑48kW风冷智算算力仓将风冷机柜的单机柜功率密度由传统的3-7kw提升至48kw,单台机柜即可支持4台以上GPU服务器上架运行,相比传统微模块建设方式,节省了65%机房占地面积,在京津冀某智算中心项目中,最 终实现在860平米的机房内部署了12套算力仓,108个机柜,输出超 高密度算力,挑战风冷极限,实现高密部署,降低了近50%机房建设成本,并节省IB组网成本1500万元。
节能降耗,年节省用电450万度:
在电力供应方面,浪潮元脑48kW风冷智算算力仓创新采用全功率简链路供电+高 效UPS一体化设计,支持兆瓦级供电,摒弃了传统供电系统复杂的线路架构,减少转换环节与连接节点,使电力能够以短路径、直接的方式从电源直达负载;同时,将UPS与其他供配电组件深度整合,优化系统内部的电气连接,供电效率大幅提升,降低电能损耗30%以上。在散热设计方面,为提升电算转化的能效比,算力仓采用封闭冷热通道,避免弥漫式送风导致的风量处理不集中及冷量散失问题;并采用空调双群控策略,嵌套两组轮巡调控算法,避免局部热点超温问题,提升系统可靠性的同时将制冷系统能效比提升10%以上。在智能调优方面,通过AI智能管理平台实现制冷系统联动调优,保障单柜48kW智算设备的稳定运行,整体节能25%以上,风冷散热PUE可降至1.2以下,远低于传统风冷智算中心,让电力转换为算力,可助力京津冀某智算中心每年节省用电450万度。
快速交付,建设周期缩短70%:
元脑48kW风冷智算算力仓采用高度集成系统设备,模块化设计、积木式建设、去工程化安装等方法,例如出厂集成冷热通道,无需施工搭建传统风冷通道件,计算/存储/网络按需扩容等,实现AI服务器+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一体化交付,建设周期缩短70%,助力京津冀某智算中心实现在2个月内快速投运上线,及时满足AI大模型应用开发等业务需求,同时快速回收建设投资成本。
灵活调度,计算资源利用率提升至90%以上:
采用AIStation智能业务生产创新平台,整合计算资源、数据资源以及AI开发环境,可以实时掌握资源使用情况及运行状态,对大规模GPU计算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分配调度,可实现GPU资源动态分配、按需申请,避免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,并且平台灵活配置用户的资源配额,防止资源过多占用和浪费,计算资源利用率提升至90%以上,加速AI大模型开发与部署,满足京津冀智慧交通、智慧金融、智慧医疗等产业升级的多样化场景需求。